早上下樓吃個早飯,九點半打車去了面試所在的酒店,一路也比較順暢,沒有堵車,十點之前就到了。去了以后看到了供應鏈崗的簽到處,想去簽到,被工作人員告知還需要等待。于是開始在大廳瞎晃悠。到處看了看,發(fā)現面試供應鏈崗位的人算是比較少的,財經、銷服和研發(fā)三足鼎立。想著閑著也是閑著,就和周圍的人聊起天來了,這可能也是我性格使然吧,除了和一些已經面試完事的人聊聊面試的流程和問題,還和與我同一時段面試的其他小伙伴聊了一會。我覺得這一段時間的聊天,對我還是很有用的,不僅僅在于我對面試的內容有了一定了解,更重要的是,調整了自己緊張的心態(tài),聊開了,話匣子打開了,心情就比較輕松,比較high了。二十分鐘后,工作人員讓我們排隊,等候入場。這個等待的時間也有10分鐘左右,我也沒有閑著,因為一開始就知道是有群面,無領導小組的形式,所以我提前拿出了本子,讓同一組的大家都把名字寫在上面,互相熟悉一下。并和大家強調,我們不是敵人的關系,而是共同和諧地完成這個面試,如果表現出了不錯的團隊合作能力,我們晉級的概率會更大。大家表示贊同,并且聊天愉快。 十分鐘后,進場,四個面試官,兩排座位,打亂了我們的順序,所以之前討論的具體戰(zhàn)略和分工是沒用了。但還是那句話,通過進場前的交流,自己不緊張了。4個HR走的好像都是黑臉路線,比較嚴肅,上來讓我們折一個銘牌,寫上自己的姓名、學校和專業(yè)。我一開始差點被自己蠢哭了,不過好在也沒自己想象得那么蠢。。順利折成功。這里有一個小插曲,我們這組里面有一個人自帶了銘牌。。。。。面試官馬上就問了他一些問題,可以說他用自己的這個招數為自己謀得了先機~各位可以參考一下。然后是看銘牌,這里就需要在發(fā)放的白紙上記錄下每個人的名字,并為每個人留出一定的空白,這是為了后面的環(huán)節(jié)做準備。 銘牌環(huán)節(jié)結束之后,開始了集體的問題,這個問題也是隨機的,不同的組不一樣,我們前面一組是“自我介紹一分鐘,說下自己的優(yōu)缺點”,再前面一組是“自我介紹40s,只說缺點”,而我們這組的問題是“用30s介紹一下你喜歡的一本書,一部電影或者一首歌,說明一下理由” 事先準備總是無法面面俱到,所以不要認為自己能把所有題目準備得很好,也不要奢望對于每個問題自己都能字字珠璣,妙語連珠。關鍵在于沉著冷靜地,準確無誤地回答面試官的問題,體現出你的邏輯嚴謹,口齒清晰,心態(tài)平和,這樣就能加分了,至少不會扣分。 舉例說明,我們這組第一個發(fā)言的是一位新疆大帥哥,真的是又高又帥,自愧不如,結果站起來一說話就跑題,“我的名字是XXXXXXX,來自新疆,我精通俄語,去過X個國家,BALABAL”面試官立馬打斷“你是聽不懂問題么?”,然后他才開始說“我最喜歡的書是。。。”“時間到!”,這個問題就屬于典型的回答失敗,不需要特意把自己準備的東西呈現出來,答非所問只會適得其反。反觀這組16個人里面的幾個其他人的回答,有的非常簡單,“我喜歡的是三國演義,因為。。。?!?,也有劍走偏鋒的,“我喜歡郭敬明,所以小時代是我最喜歡的電影”,像后者這種回答,是很有可能爭取到HR與你單獨交流的機會的,甚至引起一波HR對眾人的提問。不過要使用這種招數,也必須是建立在你真的了解這個東西,那個回答者到底喜不喜歡郭敬明我不知道,至少他表現出來的是他很喜歡。 這個環(huán)節(jié)還有一點需要注意一下,給你紙筆不是一個裝飾品,在思考自己問題的同時,要注意聽別人的回答,并在白紙上記錄,因為這個白紙最后是要收上去的。當某個人說完,或者所有人說完的時候,HR會隨機提問,比如“A同學,你對B同學所提到的電影有什么看法”“C同學,剛才所有人所提到的作品里你印象最深的是誰的”。所以開小差是要不得的。 這里說一下我的回答吧,我認為回答的思路有時候比答案本身更重要,因為我一開始理解供應鏈是一個需要在國內到處跑,甚至出國的工作。所以我覺得我需要在面試過程中突出表現我的溝通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我所準備的自我介紹(雖然最后三面下來都完全沒有用上)等內容都突出這個方面的。所以被問到作品這個問題的時候,我的回答思路主要是兩條,一是外文作品,突出我的語言能力,二是有關溝通的作品。然后迅速在腦中思考最近印象比較深刻的相關作品,再考慮到HR可能發(fā)起的挑戰(zhàn),我覺得外文作品我可能承受不了,于是主攻第二條思路。最后得出答案“我所喜歡的一本書是最近所看的柴靜的《看見》,喜歡的原因是里面描述了很多社會現象,并通過與主人公的訪談,揭示了一些我所誤解的東西。。?!敝惖?,果然,起到了一定的效果,HR過一會就問我“除了《看見》,你還有其他類似的喜歡的書籍么?”“有,比如白巖松的《幸福了嗎?》《巖松看日本》。。。”“看來你喜歡訪談類的書籍啊”“是啊,因為我是一個喜歡溝通,且希望學習有效溝通技巧的人。。。”一下轉到我所想到的方向上來了。 一頓狂問之后,這一輪也就結束了,通過這一輪,其實除了HR在觀察我們,我也在觀察其他人的回答,他們回答的流暢程度,回答的角度,措辭,神態(tài),一些小動作。大致可以看出一個人的語言表達能力,和他現在所處的緊張程度,這個對接下來的無領導小組討論,提供了一點點可參考的信息。(在這里我發(fā)現對面有一個男生手抖得非常厲害,幾乎無法拿穩(wěn)一只鉛筆,看到他這么緊張,我也就沒那么緊張了。。。) 接下來就是群面的重頭戲,無領導小組。首先接到了材料,看了一會后HR問了一個問題,正是因為沒有把握好這個問題,導致了最后我們所有人任務的失敗。這個問題就是“你們有什么疑問嗎?”,當時所有人都在看題目本身,而忽略了對解題流程的重視。HR說“6min中內解決材料上的問題,選出一名代表在白板上做陳述,說明你們的答案”,我們的失誤在于,沒有明確這6min到底有沒有包括做出陳述的時間。最后所有人都認為6min是討論出結果,陳述的時間是另算的,SO,我們全失敗了。。。 不過失敗并不意味著淘汰,結果不一定說明問題。 具體的題目依然是沒有參考價值的,我說一下我的處理思路吧,雖然群面之前,我的幾個朋友都告訴我說,leader很容易掛。但是當我拿到題目的時候(題目很簡單,是我可以處理的范圍),加上我對我們這組人的初步評估,我覺得這個leader是可以做一下的。所以我首先搶了第一個發(fā)言,首先是分配了一下大家的工作,讓timer分配一下每個人發(fā)言的時長,讓一個女生負責記錄,并讓她做最后的陳述人員。然后一個supporter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我意識到他是一個強勢的人,且有可能滔滔不絕,就在他說完他的幾個觀點后,打斷了他,補充了一下原則,并對他的回答表示贊揚(這點很重要,不要做讓人討厭的打斷者,要有技巧地打斷,并多鼓勵隊員),然后讓小組里比較沉默的幾個人分別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對總的觀點進行補充,這個也是老調重彈了,leader不是自己要瘋狂的說話,而在于對全局的把握,要做得公正有說服力,不要自顧自地說,維持團隊氛圍融洽,調動每個人的積極性,讓他們覺得自己參與到了團隊里,對內向沉默的人照顧一點,基本上leader的職責就盡到了。(不過這個評判標準的前提是,你能hold住這個題目,如果題目的難度明顯不是你能解決的,我建議做supporter、timer或者representer)。 討論完畢之后,面試官會讓每個組的一個人來說一下自己組的討論結果,并針對這個結果對該組的人進行提問。這里有一點很重要。表現出團隊精神,不要把自己形容地才思敏捷,隊友都是思維魯鈍,不要過于夸大自己的作用。實事求是地形容自己的所作所為,當問到“你的觀點始終和團隊一致嗎?”的時候,你可以回答“一開始大家有分歧,后來我被XX說服了”或者類似的答案,不要說“我現在還有不同的意見”之類的。因為這就說明了你們答案沒有統(tǒng)一,團隊沒有效率。答案是不是最科學的,甚至符不符合你的思維,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在那一段時間里面,你們全組的所有人要充分認可那一個答案,且要盡可能地豐富論據。不能讓小組的任何一個人被HR提問的時候,說出傷害團隊的回答,那時候,受傷的可能就不是他一個人,還有負責協調的leader了。 當所有人發(fā)言完畢后,我也被刁難了,“XX,你們這組最后沒有完成任務,你認為最大的責任在誰”,如果平心而論的話,我認為我,timer,representer三人應該是責任是差不多的,但是既然選擇了做leader,無論好壞的后果,都應該主動承擔以下,所以我還是說了我。說實話,當時做出這個回答的時候,是有點難過的,因為很多情況下說出這樣的話的人是會被淘汰的。不過后來團隊的成員令我很感動,他們幾乎都說了我的好話,一方面有人說我的說服力比較強,另一方面,那個被我照顧的比較內向的人也說了很多我的好話,我覺得最后能進入二面,他們對我?guī)椭埠艽?。雖然都是第一次見面。不過整個小組的人關系還是不錯的,面試結束后還保持著聯系。這個是我覺得很好的一點。 好了,休息了幾天,這幾天也糾結這個offer的事情,今天看到微信上說華為其他地區(qū)的招聘還在繼續(xù),甚至有的地方才剛剛要開始,就趕緊回來寫一下了。希望能夠對想面試華為這家公司的同學提供一些參考性的意見。 一面結束以后就出來等待結果,這個時間段算是比較糾結的,有種看完病等診斷結果的感覺,一會HR就出來叫幾個人過去,一開始好像是叫了兩個進行二面,第二次出來叫了3個人,不過是給了拒信。沒記錯的話,一面我們一共就刷了三個人,這點我比較詫異,因為感覺我們三組都不是完成得特別好,加上有的小組成員和HR爭執(zhí)也算是比較嚴重吧,我一開始以為會淘汰5個人左右,還有一個原因是上一組面試完了的同學告訴我他們那組刷了五個,我就默認大概是一組要刷五個。這也說明了對于無領導小組,答案是否正確,甚至是否完成任務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好好發(fā)揮自己在團隊中的作用,認真冷靜而準確地回答HR的問題。 身邊的人陸續(xù)被叫去2面了,我倒是也沒有很擔心,一方面覺得自己發(fā)揮得不錯,隊友也很給力,另一方面也做好了被淘汰的心理準備,畢竟算是表現出了自己該有的水平,如果被淘汰也沒什么怨言。大概等了十分鐘,輪到自己了,和那個新疆帥哥一起進入了二面的環(huán)節(jié)。我們的二面是在一個大廳里,我掃了一眼,似乎不只是供應鏈,其他部門的單面(技術面)也是在這里,寬敞的大廳里擺了很多桌子,那個座位的分配,就像是一對一對情侶。。。在現場工作人員的指引下,我來到了負責我技術面的面試官身邊。提示我坐下后,工作人員就走了,剩下我一個人面對他。但是面試官似乎在忙著自己的事情,這種情況在這個大廳里似乎也是正常的,負責你的面試官很有可能在敲鍵盤,看屏幕,反正就是注意力很有可能不是集中在你身上。(這里提醒一下,整個面試過程中最好攜帶三份簡歷,一份在進入一面前需要和身份證一同交給工作人員。留兩份給單面和BOSS面。)我覺得自己一個人坐在那里看他忙也挺傻的,就說了一句試探性的話,“終于見到你了,太高興了”一方面吸引下他的注意,另一方面也想看看他對這樣主動的招呼是一個什么樣的回應,大體判斷一下他是一個什么類型的人,開朗隨意的還是沉穩(wěn)嚴肅的。老實說,對于沉穩(wěn)嚴肅的人,我不太會應付。幸運的是,負責我技術面的這位面試官,雖然看起來是一個40歲左右的人,但明顯是一個活潑可愛的人,他回答我“為什么這么說呢,是不是我太帥了,看上我了~~這么說我可是很害怕哦”,我回答的大概是,“是啊,你這么帥我都要把持不住了,華為歧視這種傾向么~”,當然。。。語氣是比較輕松,偏開玩笑的。這樣一來,把整個技術面的感情基調幾乎是確定成是比較輕松的了。不過這是一個很有爭議的做法,就和我一開始想在自我介紹里加上“逗逼”這個詞的想法一樣,是一種比較劍走偏鋒,比較冒險的做法,輕易不要使用。一旦不對面試官的口味,就很可能是大扣分。。。。。。完全取決于你對自己眼光的信心,如果你不能確定面前這個面試官是一個什么樣的人,還是沉穩(wěn)正常點比較好。。。。 經過剛才的調侃,他的注意力終于算是集中到我身上了,我順勢就把我的簡歷遞給他了。然后面試官看了看我的簡歷,針對簡歷上的問題進行了簡單的提問,基本上就是問問你參加的實習呀,社團經歷啊,所學課程啊。我這個面試官沒有讓我做自我介紹,也沒有提到任何的英文問題。但是這也不是一定的,如果你在簡歷上突出了你的英文能力,我想應該也會問問。比如我們那一組會小語種的幾位強人,似乎單面的過程中面試官都讓他們展示了他們所會的語言,通過自我介紹等形式吧。2面中印象比較深刻的幾個點是,他問了我是否了解供應鏈這個崗位,以及供應鏈上應用的最新的技術,我試著答了一個信息化什么的,他說太模糊了,要具體的答案~我說了一個RFID,結果被一頓鄙視,說RFID是很早以前的技術了,根本算不上最新,再然后我就投降了,說是課本上上所接觸的資料和案例都是比較早之前的,對于最新的技術確實不了解。再后來,他看我簡歷上說用office軟件完成過相關工作,就問了我了不了解EXCEL,我說比較了解,他就問我懂不懂Excel中的函數,我也老實交代,說是具體每個函數什么用處不知道,但是用過幾個函數,或者等到具體用函數的時候,會看幫助,或者求助度娘,他就問了一下VLOOKUP函數是什么用處,我老實交代。。。好吧~又是不記得的。。他就說“你這也不行啊,你們這些求職者經常是簡歷做得好看,實際上啥也不會,全是編的”。當下我就表示“我簡歷上所寫的每一項都是真實的,如果你對任何項目有疑問,我今天都帶了材料來,從成績單,到四六級證書,還有實習證明,隨時可以提供給你”,說罷就把檔案袋拿上桌面。。當然,他沒有看任何一項材料,只是繼續(xù)說我這個Excel功底太差之類的,質疑我只是往Excel輸入數字,就妄稱完成相關工作。我只好表示,“確實用Excel做過一些工作,比如經濟評價”,他也沒打算放過我,就問我當時是怎么利用Excel做的,并給我了紙筆,讓我在上面寫下自己怎么完成的。。。。我就大概畫了下Excel的界面,把自己當時使用的方式闡述了一下,由于確實是做過,描述得雖然不是十分準確,但是也能勉強過關,他也就沒有糾結與Excel的問題。說到“專業(yè)問題”,我經歷的主要就是這兩個了。再之后就是互相的閑聊了~也有問到經典的面經問題“你有什么想問我的么?”。。。。如果讓我描述這次二面呢,我對自己能打到65到70分吧,主要扣分點在專業(yè)的部分沒有很好的應對,可取的地方是全程比較好地展現了我的溝通能力,以至于最后的互相聊天,我覺得他更多的是以一個過來人的身份,而不是一個面試官的身份和我聊天,對于一些我事先想好的客套的問題,他會直接指出“你問我這樣的問題,我當然是可以比較官方地回答你,沒有更接地氣的問題么?”之類的。在那半個多小時里,我覺得他所說的東西對我?guī)椭Υ蟮?,也讓我對未來的工作有了一點認識,當時面試完事,我很認真地道了謝,是發(fā)自內心的。因為感覺無論自己有沒有機會進入BOSS面,這個經歷,這些對話,對我來說都是很享受,也是很受用的。 如果要我對二面給出建議的話,我覺得主要就是認真準備簡歷上的東西,對供應鏈的相關知識事先準備一下,再就是真誠地和面試官進行溝通。對于供應鏈這種專業(yè)知識比較差的崗位,態(tài)度有時可能比專業(yè)知識更重要,面對到自己實在不知道的問題,就老實回答好了,不用硬扯一些沒用的,當然。。。。這也不是鼓勵大家都以小白的狀態(tài)去面試。。。至于后面一般都會提到的“你有什么想問公司的”,也建議自己好好思考,想想自己真正關心的問題,畢竟這是面試官給你的,可以讓你明目張膽地主導話語權的機會,具體的問題可以參考其他人面經里的問題,但是最好不要原封不動地使用,因為你肯定不是第一個用的,也不會是最后一個用的。一個面試官,一天需要面對幾十個面試者,如果聽到的都是大同小異的問題,估計對你也不會有什么加分的印象。這里我想到了以前看到面經里說的一個詞,叫“異質性信息”,大概就是要這個感覺,一方面是針對你自己的,另一方面是針對這個公司的,讓面試官聽到后覺得你是真的有摻進自己的思想。(雖然我說得這么高大上,但我自己做得并不好,只是希望你們能和我一樣,向這方面努力。當然,有時候這樣的“異質性信息”也不需要多么高大上,接地氣也不錯。) 快到一點了,二面就寫到這里吧,三面和二面的形式差不多,內容有一點差別,這幾天有空再寫吧,希望能趕在華為其他地區(qū)面試結束前寫好~~~~大家如果有什么具體的關于這次面試的問題什么的,也可以問我。 好了,現在又有一點時間了,來講講三面的事情吧,二面完事以后,被領到門口等待區(qū),繼續(xù)等待通知。我們這組二面結束似乎沒有刷人,我這次在等待區(qū)呆的時間不長,應該只有五分鐘左右,就被叫進去參加BOSS面了,我們這組有一個美女和我同時被叫進去了,不過我們面的是不同的崗位,面對的是不同的BOSS。負責我的boss看起來比較沉穩(wěn),雖然是一個中年領導,但也沒有發(fā)福什么的。面試的過程基調依然是輕松愉快的,只是BOSS的眼神有時候會默默地飄走,讓你不知道他到底有沒有認真聽你講的。。。。我首先是把我的簡歷遞給了他,他看著簡歷評價了一下我之后,并沒怎么問簡歷上的東西,而是問了問我的年齡啊,家庭成員啊,對公司的了解啊之類的問題。對了,期間他有提問過幾次我成績怎么樣,崗位上都是新的東西,能不能接受之類的,我就果斷把成績單塞給他了??赐瓿煽儐沃?,和二面一樣,他對我提問“既然你是學相關專業(yè)的,也有上過幾門和供應鏈有關的課程,那么你說說你對供應鏈的理解,你認為華為的供應鏈崗主要是做什么的,需要什么樣的品質”,好吧,真是”不作死就不會死“,在此提醒各位,對于自己簡歷或者成績單上比較容易引人注意的部分,請務必做好被提問到的準備,比如去過什么國家留學實習啊,去過什么公司,哪門成績分數奇高或者奇低啊之類的。然后又是和二面一樣的,”你有什么問題想問我???“我基本上也是把二面的問題再問了一遍。。。。。期間BOSS還接了一個電話。。。。我沒覺得BOSS面有傳說中的壓力那么大,可能是因為這個BOSS比較親民吧~總之覺得很順暢地就結束了這個終面~出來的時候小伙伴們說我面試的時間很長,我覺得真的還好,估計是哪個電話時間比較長吧。針對這一面,我沒有什么特別的意見,主要還是和二面的時候一樣,準備好自己所想展示的東西。要說不一樣的東西的話,我覺得在這一面里,BOSS可能不會再主要關注你的專業(yè)知識等東西,而是更多地考察你對公司的了解,以及想加入公司的意愿,所以提前看看相關的東西還是能有挺大幫助的。 面完以后,就打包回家~~~~~等待通知~~~~~~
面試官問的面試題: 群面的時候,對于自我介紹你印象最深的人是誰?具體說一下為什么?
專面的時候,具體講一講你的項目,你做了哪些方面和華為的有哪些和你做的項目和方面有關系的